减轻社区的行政责任,更多由社区自主决定社区的事务。社区还原为公民参与自治的生活与邻里空间。多元的居民自组织互助协作,创造社区有趣的生活场景和社区福利。我们认为这标志着进入社区治理有效的成熟阶段。
广佛地铁建设以来的成效有三点,简而言之就是"助力广佛同城,圆梦双城生活"。从2010年开通以来,广佛地铁8年累积运送乘客5.3亿人次,特别是在去年年客运量突破了1亿人次,现在日均客流量在35万人次。
管理和治理的区别在哪里呢?有很多不同方面的探讨。我觉得以下说法比较简明贴切,在讲管理的时候,我们主要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讲到治理的时候,在前面两条的基础之上,还要再加上两条,就是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效由人民来评判。群众从管理上是被动的一方,到了治理中是主动参与的一员。正是遵循着这样"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我们开展了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工作。
从2008年到现在,从无线城市走到数字城市,从数字城市走到智慧城市,下一步就是认知的时代。认知的时代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工智能,第二个阶段是机器人学习,第三个阶段是深度学习。从无线城市走到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再走到认知的时候,它是大数据信息化的贯穿。没有信息化,我们是做不到的。
日本整个国家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都在东京都市圈内,它不是像美国有各自单一的中心,而是只有一个综合性的中心,所有的能够称为中心职能的全部都集中在东京,跟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不一样的地方也在于此。东京都市圈不仅仅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中心,而且还是日本最大的人口聚集地,汇集日本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3左右,都在半径100公里的东京都市圈范围之内。
城市群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形态,而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也是培育建设城市群的重要抓手。南京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一极,更需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要求。围绕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我们提出五大融合的南京都市圈创新融合发展理念。
从发展来看,地理信息应用从规划开始,到自然资源,到城市建设,发展到城市的运营管理,都实现了数字化,并逐步增加智能化,未来发展到社会治理,特别是现代化的社会治理,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城市,形成真正的智慧社会,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中国是个广域人口大国,从城市群到都市圈,到中心城市,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到乡村振兴,所有的核心议题在不同地区都可以大有作为。但关键是要读懂国情、读懂区情,为不同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和合适的发展策略,不要吃错了药,开错了方子。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近代城镇化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既然是自然过程,是一个趋势和规律,为什么在中国,一定要加上一个“推进”的动词呢?为什么一定要政府主动提出来,人为地去加以“推进”呢?
随着市民社会崛起,随着老百姓权利意识的成熟,规划逐渐产生了参与性。现在的规划,市民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但其话语权并不多,包括经营性的城市规划、互动型的规划,如何通过非行政许可方式、采用经济契约的方式约束市场行为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