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整理了5月12日“新型城镇化高端论坛”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的演讲全文,围绕为什么在中国要建都市圈,以及都市圈怎么建展开深度探讨。近期,我们还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的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本期内容整理了5月12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新型城镇化高端论坛”陕西省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亢振峰的演讲全文。近期,我们还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的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本期内容整理了5月12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新型城镇化高端论坛”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的演讲全文,围绕现在智慧城市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探讨。近期,我们还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的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本期内容整理了5月12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新型城镇化高端论坛”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周南的演讲全文,围绕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激发增长新动能展开深入探讨。
我们是在一个大的时代变革中做我们有限学科和有限行业的变革,如果你的变革是关起门,沉迷于技术演习型和逻辑推演型的变革,那这场变革注定没有前途。只有开放胸怀,开放知识体系,拥抱更多的学科,拥抱更多的行业,拥抱更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治理领域,拥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组织架构,才能让变革搞出真学问,形成真理论。
2013年,中央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后又制定实施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又有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无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还是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中国进入城市社会形态高级发展阶段的标志,此阶段最核心的思想是区域协同。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为世人所关注由来已久,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即使我们把达到成熟城镇化水平的门槛设定在70%的人口城镇化率,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近10亿人口命运的变迁,也意味着从今天算起到跨越这个门槛的那一天,中国城镇新增的人口数量还有近3亿的增量。
我们希望都市圈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高质量的经济载体。怎么促进都市圈的发展?关键要靠制度,在制度之下也要从小处入手,靠一些点的突破,逐渐积累到一定能量的时候来实现面上的突破。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分水岭上,这个时期无论是从城镇化率或者城镇化进程来看,都需要后顾前瞻,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