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易被外界理解接受的新型城镇化理论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李栋 韩颂 李丰婧:健康城市评价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通过回顾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基本概念,梳理和对比近年来国内外健康城市评价工作的变化,重点识别了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在主题内容、方法技术、应用受众、实施模式等方面的进展,总结了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发展趋势中呈现的主题整合化、方法精细化、应用价值化和模式开放化四方面关健转向,并对进一步优化健康城市评价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
《规划师》尹稚 尚嫣然等:现代都市圈规划理论框架体系与实践研究
研究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内的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并通过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宁都市圈的规划实践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的可实施性和可复制推广性进行验证,以期为都市圈规划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北京规划建设》李依浓 吕晓荷 尹稚:面向社区治理实践的社区幸福评估体系研究
研究聚焦社区幸福评估工具,凝练社区幸福概念内涵和特征,挖掘其应用于社区评估的基础和优势,结合当下我国社区治理工作的趋势和重点任务,构建社区幸福评估体系,并借鉴既有实践经验设计应用流程。
-
《北京规划建设》 冉奥博:迈向人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大型技术系统视角
人民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总纲领,智慧城市是实现人民城市的重要手段。在迈向人民城市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实现“民、政、企”多方整合,规划师要在协调整合中起到关键作用,将“人民城市”理念植入大型技术系统中,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技术风格和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技术动量。
顾问寄语 / Advisory Board
基于开放性、国家级、国际性考虑,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于2017年11月成立。专家顾问委员会致力于推动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升级、实践探索、决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