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南京都市圈再次扩容,向东吸纳了常州市的溧阳、金坛两位新成员,版图扩大至苏皖九市。为何南京都市圈能够东扩?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如何继续提升南京中心城市首位度?
基于我和所在团队在城市群、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城市治理、绿色发展的研究基础,谈谈对十四五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认识。
科技创新的区位聚集规律,与第二产业的聚集规律不同,不仅是资本和技术聚集,更是人的聚集。没有人群的高强度聚集,很难出现核心技术、核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背景和意义。第二发展基础。第三建设目标和思路举措。
城市发展是有规模尺度限制的(饼不能摊太大),区域协调也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中国是个广域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地区差异化明显的大国,所以针对处在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进行差异化的区域协调政策。
我们之所以前期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很多城市病、同质化的问题,主要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用一种财税政策、一种激励考核机制和一种开发建设模式,去试图解决大中小城市各自的问题。
城镇化的建设必然带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不管是交通,还是日常的水电气等城市公共服务,以及环保设施类的项目建设,都需要用钱。那么,钱从哪儿来?
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向大家进行简要介绍,首先是新时代国家战略与都市圈发展,二是西安都市圈的区域战略价值,三是建构西安都市圈的多维建设进展,四是前瞻面向未来都市圈的韧性提升。
本期内容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在论坛上所作的《都市圈空间尺度识别及空间组织优化研究》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