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还是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中国进入城市社会形态高级发展阶段的标志,此阶段最核心的思想是区域协同。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为世人所关注由来已久,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即使我们把达到成熟城镇化水平的门槛设定在70%的人口城镇化率,这也意味着要实现近10亿人口命运的变迁,也意味着从今天算起到跨越这个门槛的那一天,中国城镇新增的人口数量还有近3亿的增量。
我们希望都市圈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高质量的经济载体。怎么促进都市圈的发展?关键要靠制度,在制度之下也要从小处入手,靠一些点的突破,逐渐积累到一定能量的时候来实现面上的突破。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分水岭上,这个时期无论是从城镇化率或者城镇化进程来看,都需要后顾前瞻,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进行思考。
目前都市圈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动市场一体化,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破”,要“破”除各方面的割裂,要推动要素的再分布和自由流动。
在未来都市圈发展的交通运输方面,还需要进行组织体制的改革、运营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构建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运营开放的、多元的市场主体。
都市圈的目的不是我们通常讲的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实现经济发展,而是通过都市圈的建设,以都市圈区域内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为抓手,去实现都市圈内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多元主体互动良性发展,以及都市圈内不同行政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生态、空间联动,实现系统的高质量提升。
都市圈是集成式改革创新的理想空间,这里有空间主体的创新、制度改革的创新、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动力类型的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以来,规划领域特别关注这样的问题:都市圈发展要不要做规划;如果要,那又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规划?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为尹稚教授关于我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
2019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处长韩云在研究院主办的都市圈研讨会上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