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教授做客《中国访谈》: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开拓哪些新思维?

2024.03.19
作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这一新概念成为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也为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开辟“新赛道”?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推出《向“新”而行》大型系列访谈专题,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王勇教授,深度解析新质生产力的要义,并探讨发展新动能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网:王教授您好!欢迎您作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您怎么看待当下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呢?

        王勇: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需要结合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在疫情冲击之后,中国经济进入全面复苏的态势,需要持续输入新的发展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延续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强调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党这一贯重视生产力理论的优良传统。经济发展,生产力是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是把生产力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上,其次是考虑“新质”。“新质”就是不断地借助新的技术、新的组织方式为我国经济复苏注入持续的动力,这在未来一段时间都非常重要。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开拓怎样的新思维?

        王勇:在大的思维模式上,打造新质生产力,第一,要更加重视创新,特别是技术领域的创新;第二,要更加重视开放;第三,是要加大自主培养体系。

技术创新方面,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创新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学界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知。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保罗·罗默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改革开放方面,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不仅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在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步伐,对很多国家实现了单方面的免签。在市场准入方面,金融领域等都大幅度地降低了准入的门槛,更多地向国际规则靠拢。

        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在技术源头上引进来;另一方面,需要在这些技术领域有标准的话语权。如果能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就能够成为引领者。而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则需要对外开放。如果我们关起门搞自己的标准,是没法进行引领的。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是开放的思维,哪怕对外开放可能遇到地缘政治等问题。

        第三个思维是自主培养体系要加大。在创新方面,特别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不同的环节,例如技术的原创环节、应用环节,需要我们本土消化、本土原创。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中国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那么哪些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谁又是主力军呢?

        王勇:结合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个领域,可能是新能源领域。不管是锂电池生产,还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方面,中国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反销到德国、法国、美国这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去年我国汽车的出口量也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技术,包括汽车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动,推动新能源在未来甚至是2027年走向世界的前沿,起到引领作用。这是特别值得我国各级政府和投资者关注的领域。

        第二个领域,航空产业。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已经开始领取试航证,进行商业运营。航空产业正在迅速地发展,能够带动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是材料产业的发展。

        第三个领域,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领域。数字技术方面,我国在核心的芯片领域,正在逐步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此外,在移动支付、在互联网的应用,包括大模型方面,也能跟得上最新发展的步伐。尽管在大模型领域,现在美国是领先的态势,但除了美国之外,能够跟上这个趋势的国家,目前也只有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未来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我们也会形成新质生产力。

        所以,我认为这三大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能够取得比较大的突破,甚至能够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

        中国网: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促进,同频共振,有哪些重点工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王勇:这涉及到刚才讨论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一些创新思维。除了强调技术创新之外,也应该重视体制的变革、体制的创新。因为要想更好地把技术应用到产业,中间会有一个跳跃。过去我们经常讲,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学有很多好的技术专利,但是为什么都没能走向产业,因为从技术上的可行性到产业或经济上的可行性还是存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可能需要一部分具有企业家才能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去转化、弥补。但是大部分科技人员擅长的还是在技术领域创新,而不是在商业领域、产业领域。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打造一批既懂科研又懂经营的领军型人才。我认为这些人才可遇不可求,这个空白需要由企业家来填补。当然,除了让企业家参与创新,还需要为企业的创新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VC、风险资本等等。所以,需要打通这些通道。

        中国网:今年1月份,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了发展目标,要到2025年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那么未来产业的发展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王勇: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产业模式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供给带动型或者供给驱动型;另外一类是需求拉动型。

        我们可以看到,成熟产业往往是技术驱动型。因为产业需求已经很明确,需要做的就是能不能有新的技术把生产效率提高,把成本降下来,用更低的价格来满足社会民众已有的需求。这是成熟产业。

        而未来产业的发展一般要靠需求拉动。因为未来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还不够明确未来老百姓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在创新经济学里有一个“死亡峡谷”的说法,意思是创新出很多的技术之后,最后在转换的时候却发现可能社会民众并不需要这个东西。

        中国网:对,老百姓不“买单”。

        王勇:不“买单”,这就陷入了“死亡峡谷”。所以未来产业发展模式是靠需求拉动的。我们需要更好地关注未来需求的一些变化。我国老百姓在消费领域有个明显的优点,即大家比较愿意拥抱新技术、新产品,对创新的支持较大。但是应该看到,支持未来产业的发展,仅靠本土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市场。所以,在打造未来产业新模式上,应该有前面强调的开放的思维,用需求拉动产业发展,更好地取得突破。

        比如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模型技术,其实就是需求导向型的技术。这种技术出来之后,一个多月ChatGPT的注册量就突破1个亿,成为所有应用类产品发展用户数最快的产品。有了这样的需求引领之后,这个大模型的底层需要用的硬件技术是什么呢?是英伟达的高性能显卡技术。在这之前,英伟达很早就生产出A100、H100,但大家当时不知道它的应用前景是什么。由于缺少应用需求场景的评判,英伟达的股票价格没有太大的上涨。但是等到大模型出来之后,大家意识到了它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英伟达股票价格立即上涨,而且马上获得了巨额的资金支持公司做进一步的研发。企业通过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了技术的创新。

        所以,发展未来产业,要把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需求的滚动来带动技术研发创新的投入。而且只要有巨大的需求,风险资本,VC/PE也愿意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因此,未来产业发展在模式上要更加注重需求引领的模式。

        中国网:提到中国未来增长的新动能,离不开数字经济,数据要素。去年年底的时候,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那么目前中国的数据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数据总量的10.5%。如何发挥好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实现经济规模和效率的倍增?您对此有哪些建议?

        王勇:以前我们叫“互联网+”,现在叫“数据要素×”,这个“×”实际是个倍增的效应,是个赋能的效应。那么,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数据要素是怎么赋能的?赋能的关键环节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是在决策环节,因为数据会形成信息,拥有信息之后可以更好地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决策上的失误,减少因为决策失误所产生的成本。

        所以,要想发挥“数据要素×”,最关键的是决策机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在大数据时代,面临海量的数据,要想发挥“数据要素×”支持决策的作用,就要优先发展处理数据能够形成信息、形成决策支持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技术,其实大模型处理的文本数据可以服务于每一个人,通过海量文本提取有效的信息或者知识来支撑我们做更好的决策。

        现在的数据产业,比较多的还是数据交易,很多地方建了大数据交易所。我个人更关注如何出台更好的政策,支持相关数据处理技术企业做出更好的模型,帮助大家做好决策。

        中国网:那么这会对过去的发展模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变革呢?

        王勇:现在正在逐渐形成数字经济的形态。大的经济形态,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农业经济,第二类是工业经济,第三类是数字经济。中国现在处在一个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逐渐过渡的形态。这三种经济形态都有不同的绩效特征。农业经济的表现是容易形成短缺,因为土地的生产力是边际递减的。工业经济的表现是容易形成过剩,我国前几年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很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数字经济的绩效特征是什么呢?农业经济是短缺,工业经济是过剩,数字经济的表现是相对比较精准。

        而要做到精准的前提,是要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我国有着海量的数据,如果能够形成很好的数据处理技术,提炼出更加有效的信息,让我们的决策更加准确,就能更好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使得经济形态变成一种精准的经济,减少一些无谓的浪费和损失,这会惠及各行各业。

        然而当前在工业生产领域,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数据要素×”。尽管有些企业是接单生产,但也可能存在一些失误和浪费,原材料的使用也未必精准。在未来产业领域,目前我们对用户的需求可能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但是有了数据之后,就可以精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让数字经济变得更加精准。

        中国网:对于未来2024年中国的经济,您有怎样的预期和寄语呢?

        王勇:2024年我国经济应该比2023年乐观一些。2024年的走势要从短期经济分析来看。短期经济分析一般还是看“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投资。预计2024年消费的表现可能还会延续2023年的势头,消费应该有比较稳定的增长,继续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的力量。

        出口方面,2023年5月以后,我们出口形势不是特别乐观。今年,出口也遇到一些挑战,例如欧洲开始调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或将设置一些贸易壁垒。但总体上预计今年的出口会比2023年好一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助力作用会有所恢复。

        投资方面,去年投资拖累最大的还是房地产投资。今年我国相关政策正在放宽,甚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也在逐渐放宽。预计今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可能还是负的,但应该不会下降到去年的-9.6%。

        所以从这几个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表现会比2023年好一些。

        中国网:谢谢王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