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今天论坛的主题社区规划和社区治理,我从规划的角度谈一谈这些年在做社区规划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特别在当前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社区规划该怎么做,以及走向何方。
一、从城市更新到社区更新
当我们面对一个城市"建满了"的时候,城市更新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和挑战。从上世纪末期到现在,总结从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从早期主要出于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善,到以现代化大都市形象建设为核心驱动力,再到全球化竞争浪潮下空间生产的力量日益凸显,发展至今,更多聚焦到社区更新,或者说社区再生。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出,城镇化不仅是宏观布局的问题,也是微观城市空间治理的问题。
从城市更新到社区更新,不仅仅是更新单元的尺度变化,从宏大尺度变到了微小单元,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范式的变革,发展的升级和价值的回归。
技术革命是推动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转型的根本动力。长久以来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范式就是基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驱动,聚焦于土地经济的产出,注重规模经济、聚集效应的实现。
规划做什么呢?我们生产空间。这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和空间效果,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图景能够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资本,吸引更高端的人群。
在此背景下,强调的是价值论。评估土地上的资源,如果不足以支撑它未来发展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注入、功能和人群的置换,以求从而加入全球化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游戏。这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逻辑。
但我理解,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城市发展开始呈现新的转向。
这时,三维空间场景的意义更加凸显,甚至迭代了时间维度的人文历史特性,成为各城市和地区发展中更具竞争力的价值所在。城市地域已经遍布资源,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充分挖掘、链接和整合这些资源,更大化地发挥它们的乘数效应,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到规划,关注的核心应是空间生产的过程,以及过程中公正性如何保障,帕累托效益如何得到发挥。城市也好,社区也好,发展的核心诉求回归到本体论,思考我们最终的发展为了什么?能给当地社区带来什么?这时候不仅仅是砸进了多少资金,置换了多少人口,而是回到本体,城市和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这才是当前社区再生和社区规划最终的诉求和价值推动。
我们一直说要建人民城市,但究竟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视察北京的讲话说的非常明确,我们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换言之,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命题是谁提出来的,是领导和专家拍脑袋,还是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出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做的好不好,评判标准是谁来确定?最后一点,动力从何而来?很多时候,我们的政府部门做了很多事情,非常辛苦,但最后发现民生工程不得民心,为什么?需要思考如何把广大的社会资源动员起来。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其实还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公共资源的杠杆作用,将它们全面引入城市发展的浪潮中。
二、“社区”之规划的演变
回顾关于"社区"的规划演变历程,背后是对于社区在城市中功能的思考。早期的邻里单元规划理念下,社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空间单元,作为组织城市生活的基本载体,通过规划创造一个非常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场所。
后来进入城市更新的发展浪潮,物质空间发挥了重要的工具功能。基于"环境决定论",通过空间环境的改善以推动社会改良。这一阶段取得了显著改造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严重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对生态和社会环境的破坏。
再后来走向了综合性规划。不仅用空间的手段解决问题,而需要多维度发展的视角,包括吸纳市民的参与、政府权力的下放,以及动员市场力量的介入。
到今天,全面而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命题。这是对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介入的反思,强调在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叠合视角下,回归社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社区规划在我国一些城市蓬勃发展。我们一直在跟踪,我自己也在了大量在地的实践。我把之前的很多社区规划工作概括为1.0版本。其目标是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公正,而且是增进福祉的社会环境。背景是这些年来快速经济增长背后社会发展和微观人居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所以我们大部分工作是在补欠账,比如在小区里增设健身器材,建设小游园等。工作方式是通过调研,对社区问题和需求进行重要性排序,以此指导公共资源的投放顺序。
这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主体性局限。大部分都是政府单方、单向投入,容易导致做了很多事情,却难以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它的可持续性和公正性也是受到质疑的。二是结构性局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结构化的视角来观察社区。比如,觉得有类似社会属性的人群通常有相似需求,相互之间容易建立很好的联系。但是实际中往往并非如此。当我们用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来看,会发现人和人、群体和群体之间是基于资源或价值互动才会形成关系链接,如何认知资源、搭建桥梁,才是关键。三是物质性局限。通常更关注物质空间环境的改造,而忽视了社会人文等层面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作用机制。
这几年,我们致力于和社会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跨学科协同工作,探索新的社区规划2.0版本,这里只简单概括三个特点。
一是强调从"需求导向"到"资本导向"。不能只是应对社区问题的资源投放,因此面对无止境的社会需求,政府有限的公共资源是永远难以满足的。而需要挖掘社区既有资源,转变为资产,并进行价值提升。
二是从"利益干预"到"关系干预"。很多时候,政府作为利益分配者,一定会出现利益相对受损者,绝对的公平公正是基本不可能的。怎么办?需要从利益干预者转变为关系干预者,搭建社会各方良好对话与协商的平台,当然,同时离不开对各方主体协商能力的提升、方法的传授。
三是从聚焦物质环境的"社区建设"到全维度的"社区营造"。
三、社区规划的四维探索
一个良好的社区规划,离不开四个特点,综合性、实施性、参与性、发展性,我这里不具体说了,而是结合最近的一些思考,谈谈另外四个特点,主体化、立体化、过程化、制度化,我将其理解为深度社会治理的产物。
1.主体化:从“为人的规划”到“与人的规划”
前几天网上有个特别热门的帖子"身心俱疲的干部与仍不满意的群众"。政府做了很多,却容易导致社区一味等靠要,因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种"为人"的规划,其实是"替人"的规划,始终用上帝之手,最终养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巨婴"。其实很多时候,空间真正的主体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动力,需要我们用"与人"的规划,为社区赋权、增能,陪伴和支持他们共同营造他们的家园。这也是沟通式规划理论的核心。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共同的目标。然后形成共同的行动方案,最终一起付诸于实践。
这是我们2015年介入的鼓浪屿项目。当时鼓浪屿已经被列入中国申遗名单,但昔日的海上的花园之岛却面临过度商业化的问题,环境整治的压力很大,制定了大量的整治规划却难以实施。我们带领学生,和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的师生一起,通过"共同缔造"工作坊,搭建鼓浪屿管委会、社区两委、居民、房东、店铺主等多方主体共同协商协作的平台,大家一起探讨鼓浪屿是谁的鼓浪屿,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我能为鼓浪屿的明天做些什么,共同商议和描绘鼓浪屿发展蓝图,并选择重点地段制定改造方案和行动计划,最终成功使得这条商业主街恢复其原真的特色风貌,更重要的是唤起在这里生活、工作乃至旅游的人们作为主体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在清河一直做的"新清河实验",其中毛纺北社区被纳入去年北京市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大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城六区内老旧小区的比重占到近一半,并且高度聚集在二环到四环之间,呈现为连绵成片的"价值洼地",不止是物质环境的衰败,还有社会环境的问题,大量老龄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聚居,物业管理不到位,社会秩序混乱。
北京在这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以加装电梯为例,其实是民生工程,特别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便利。但是很多实际案例中,加装电梯却常常成为引起邻里纠纷的点,因为一部电梯的加入,全面改写从一层到六层的利益格局。所以相对于工程技术,更大的难题是利益协调的问题。工作方法很重要,如何把自上而下的政府资源投入和居民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和协商共治对接起来。我们通过先立议事协商机制,收集居民需求,再与整治工作寻求结合点,实现政府引导协调与居民自主协商相整合。以社区为主体的信任和对话机制至关重要。现在20多部电梯已成功安装,离不开街道、社区和课题组在社区参与和协商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还有一个自选项目就是增设养老设施。在毛纺北,街道花了大力气,租下一个既有公建,顶层做养老驿站,下面三层计划全部用做邻里活动空间。但究竟做什么,其实谁也不知道。这是社区规划中对规划师的一个典型挑战:没有任务书的任务。换句话说,有很多的需求方,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倾听需求。我们通过数月的线上和线下调研,与周边社区居民一起共同形成任务书。需求一旦真正被挖掘出来,有限的空间如何承载呢?大家一起商议,共同正视问题,相互体谅,围绕空间的灵活和协调使用机制,甚至结合智慧社区技术提出居民参与共同运营部分空间等非常好的建议。
2.立体化:从“平面治理”到“深度治理”
我们通常讲社区规划从经济、社会、环境、服务、文化等几个维度全面开展,这是一个平面的体系。但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层级,对应不同的空间尺度和行动主体,明确各方的主要定位和职责,包括各级政府到基层社区,以及各层级的资源联动平台如何建设。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根纵轴,贯穿社区平面与各层级体系,这是回归社区发展的本体,也是社区规划的魂之所在。现在大量的社区治理和社区规划工作,其资源投入一定是有边界的,而这个边界很多时候是基于社区居委会或小区的边界,是基于外部资源投放的,是有内外之别的,是有竞争性和排他的,有案例显示甚至会带来负面的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问题。真正有生命力的社区,应该是内生的,开放和包容的,源于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连结。
这是清华团队自2014年至今一直在清河做的社会治理和社区规划工作。在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清河从原来的乡镇迅速演变成现代化都市区面貌,但一个突出问题是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空间的城镇化。我们围绕着社会空间相互生产的逻辑,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抓手,不仅是物质空间,同时还包括社会性的公共领域。这也是重塑本体情感认同的过程中,通过公共开放包容的共同体特征,能够把多元群体凝聚在一起。
我们搭建社区议事协商平台,举办工作坊,提升大家需求表达、沟通协商和组织化的能力,并围绕公共空间的改造议题,面对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的地域空间,各方主体从利益碰撞,到换位思考、协商、理解、共识,一系列的"社会化"或者说"城市化"训练就在这过程中完成。从社区议事,到邻里公共空间改造,到楼门美化,通过不同尺度和范畴的各类活动,推进多样化社区组织到共同体的形成。
3.过程化: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的生产”
大量的公共空间改造,或者是民生项目工程,做出来常常面临居民抱怨、不喜欢等各种问题。因为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是结果导向的、效率导向的,即使有参与,也是被高度压缩、简化和形式了的。
社区规划强调关于生活空间的协同化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关注谁来生产,以及如何生产,充分发挥社会和空间的互动效应。研究显示,当前社区规划的整体发展态势也是走向过程化:一是强调行动过程,培育社区的主体性和自组织能力,以及如何推进社区集体行动,开展多元协作;二是作为社会过程,塑造关系网络、达成社会共识、推进地方依赖和文化包容、促进归属感。这和对治理的理解是一样的,它不简单只是一套规则,或一个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社区规划不仅适用于老旧小区,对于商品房小区也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开发商在寻求转型,从卖房子到生活营造;另一方面,很多楼盘中精心设置的活动设施,没人用,甚至遭遇居民投诉。我们在重庆、廊坊等地方尝试在商品房社区做前置式社区营造,让业主甚至包括还没有入住的,就加入对未来理想家园的共同谋划中,尽早培育社区共同体,并让公共空间更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是基于真实生活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认同来实现的。
这是我们在重庆渝能协助开发商,把一个原来计划拆除的售楼中心改成了邻里中心,结合一系列的社区营造活动,这样从一开始,居民对于家园的认同就是在良好的导向下形成,有助于社区信任氛围的营造。
这是我们作为民政部"美好社区计划"的专家,在廊坊大爱城协助推进社区营造。作为养老示范基地,如何为大量入住的老年人创造更富吸引力的活动空间,包括室内公共空间改造成邻里生活馆以及室外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居民们踊跃参与工作坊,提出了非常棒的使用建议和设计创意,甚至现场不少居民主动报名做志愿者。所以,很多时候,缺的不是参与意愿,而是合适的参与平台,为大量的社会资源挖掘和链接提供机会。
4.制度化:从“做项目搞活动”到“创新的制度化”
现在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武汉等一些城市社区规划和社区营造活动日益热闹起来,这决不是简单的"进到社区搞活动",背后是我们城市建设发展精细化、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际诉求,需要制度化的创新和保障。一方面,社区需求需要表达,甚至借助专业力量来收集、专业语言来转译,另一方面,随着属地管理职能的强化,从街道到社区对于未来发展空间需要系统、长远的谋划,而目前基层专业力量不足,亟需"教练员"。这些实际诉求都需要专业团队力量的支持,协助统筹和凝结社区发展共识,并付诸共同的发展行动。
其实我们在清河这些年的身份就相当于社区规划师,两年前我们就开始谋划制度创建,培育长期扎根地方的团队力量,今年已经在清河正式形成工作文件,并组建了跨专业的社区规划师工作团队,凝聚了一批有理想、有热情投身社区发展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都住在清河,又有规划、设计、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能力。此外,还挖掘社区居民,从中培育社区规划员,目前已在几个试点社区里全面启动工作。通过制度设计,我们探索转变传统上政府为项目、为工程买单的做法,成功实现了为智力买单。
总结我对社区规划的理解,它需要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中国的特点是自上而下有非常好的政策导向和资源投入,只是很多时候没有实现与基层需求的有效对接,由此整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有效推进社区物质环境、人文气质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
同时,我们要回归到社区主体,培育共同体,使社区真正发展成为居民自己的事,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
当前我国社区规划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做关系,修复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被碎片化、被割裂的关系,包括人和人、人和空间、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的改造,亦非追求某些参与的形式。
最后就是慢慢来,因为改人心、造人心、聚人心是最需要时间的。空间生产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再造,反之,社会再组织后,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链接和活力再造,又能助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上述两者的互动关系是社区发展最长久的原动力
声明: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