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15日,“2025中国钢结构大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颁发了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清华大学作为第2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黄祖坚教授(林波荣教授博士后,2021-2023在站)作为第1完成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智库中心主任助理周浩作为第2完成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林波荣作为第4完成人,共同完成的《钢结构构件制作及工程建造碳排放精细化计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获奖证书
项目针对我国钢结构标准化水平低、定制化程度高,导致构件制作及工程建造碳排放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序的碳排放精细化计量方法并开发了与之匹配的关键计量技术和计算工具。基于代表性钢结构企业生产与施工机械调研,提出可行的工序直接、间接、隐含碳排放数据采集与处理标准,自主研发了能耗监测设备与系统,实现了对非匀速、短周期工序数据的精准采集。通过驻场计量构建了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多层基础数据库,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基础参数、基准值和减碳依据,基于精细化数据挖掘支持了重点企业及工程碳排放评估与治理,为钢结构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技术路径。
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 Impact Assess Rev、J Clean Prod等期刊,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形成发明专利、软件著作17项,纳入技术标准4部,应用于中建科工钢结构产品碳排放计量及北京、天津、河北、浙江11个钢结构EPC工程低碳技术咨询。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是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清贝睿能健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是黄祖坚、周浩、陈华周、林波荣、俞浩、赵洋、张鹏飞、唐浩、李静姝、周翔。
中国钢结构协会是成立于1984年的全国性行业社会团体,被民政部评为5A级社会组织。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自2007年开始设立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旨在鼓励各界对钢结构领域的科技投入,表彰在钢结构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提高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