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更迭是城市发展的常态,在这一演替过程中,老建筑、老街巷、老院落等文化遗产成为城市记忆和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
“现存的文化遗产如散落的珍珠,亟待通过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将它们串联成线,织就中华文明的壮丽图画。”在国际古迹遗址日(4月18日)到来之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张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时说。
张杰提醒,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现状相对布局分散、风貌多元叠加,不能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要用“绣花”功夫去修复、织补、活化;新旧共生、“文绿”融合或将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01 要避免修而不用、保用脱节
张杰教授主持完成的“福州三坊七巷保护与整治规划设计”项目,获得了国家文化部创新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等多项大奖。图为夕阳映照下的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历史街区(2021年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Q1 中国城市报: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走过40余载春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目前走到了什么阶段?
张杰:在过去的40多年间,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体系,形成了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等;同时,也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符合中国历史与文化特点的保护要素体系。
其次,中华文明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宇宙观、礼制等,赋予了中国传统城邑有别于西方的鲜明文化特点。在中国古代,山水环境不仅仅是生态要素,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聚落密切关联。保护多层次的文化景观,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尤为重要。
再次,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生产力水平、建造工艺等差异大,造就了丰富多元的城市建成遗产。真实完整地保护传承多样的风貌是城市集中成片区域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江西景德镇陶阳里、福建泉州晋江五店市等片区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最后,虽然我国在保护更新方面已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尚不能满足全国各地差异化的需求。从我国当前和将来的发展看,名城与街区的保护必将与城市更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避免修而不用、保用脱节,要将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走出一条遗产保护的可持续之路。
Q2 中国城市报:从实际经验出发,您认为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会对城市和居民产生哪些影响?
张杰: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能够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并极大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与普通人相关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不仅可以留住城市记忆,唤起“乡愁”,还可以使历史融入当下,塑造城市与社区的场所精神,激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夯实文脉传承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保护利用推动了老城区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使城市变得更宜居。在保护利用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大量投入,促进了老城与街区硬件的改善,现代化文体卫健等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得以补足,原本脏乱差的环境得到整治提升……这些工作实实在在地惠及了民生。
此外,通过保护利用,优化了产业与功能结构,提升了城市活力,有效带动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涉及产业、人群、环境等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素,是驱动城市绿色更新的优质触媒。城市保护与更新还可以激发科创产业、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以新动能带动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发展。
02 用“绣花”功夫去修复、织补、活化
张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一等奖。图为广州珠江两岸(2023年12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由琼 摄)
Q3 中国城市报: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提到项目建设要做到“六不”。您怎么看待这“六不”?
张杰:“六不”从项目建设层面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要求,涉及建设方式、建设规模、人地关系、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历史肌理格局、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老地名等,既综合又全面。
在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分布相对分散、风貌多元叠加,不能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而要用“绣花”功夫去修复、织补、活化。老城区、片区的形态格局、历史建筑等承载着真实信息与情感,是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的最直观鲜活的载体,关乎文脉延续与国家认同,不能拆真建假。
城市是生态基底、人工营建、社会网络与活动等多个系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中国古代的营城智慧奠定了中国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也造就了独特的山水城市人文景观,如昆明滇池、济南泉水等不仅是这些城市及其区域的生态基底,也是城市文化的源头。保护城市与生态的有机关系,尊重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盲目新增扩大建设规模,是中国历史城市在生态与文化双重含义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Q4 中国城市报:您觉得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将那些在岁月中伫立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关键是什么?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张杰:一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主题脉络清晰、兼收并蓄、多元一体、延绵不断等突出特性,这是保护利用传承的基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早期六大考古文化区系汇流构成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后经不断地对外交流、吸收和融合,造就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城市是文明的标志,尤以连绵成片的历史街区为集大成者。这些现存的文化遗产如散落的珍珠,亟待通过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将它们串联成线,织就中华文明的壮丽图画。
二要识别并保护好真实而丰富的遗产体系,杜绝拆真建假。要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挖掘保护对象在中华文明大历史脉络中的位置与价值,乃至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要尊重城市遗产的时空叠加特点,不以个人好恶、某一时期的面貌去简化城市的风貌特色,应使厚重的历史在保护传承中发扬光大。
三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严格保护城市遗产、守住底线是保护传承的基础。同时,城市建设要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展示和利用,从而被公众感知、为公众服务。在保护管控红线的基础上要结合建设实践,留有弹性,使分散的遗产要素资源化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保护对象大多面临质量破败、产权主体复杂、设施欠账严重、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等系统问题。要建立保护与更新有机结合的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保护、更新类型制定不同的监管、财税、技术等策略,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使之成为能够切实解决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综合基础设施”。
03 遗产保护不应成为“形象工程”
张杰教授主持规划设计了江西省景德镇多个遗产保护更新项目。图为景德镇陶公寓创新社区综合体,该项目获得了2022年德国标志性设计奖—创新建筑至尊奖、2023年美国IDA国际设计奖办公建筑类共享办公组金奖。
Q5 中国城市报:目前城市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哪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再反思完善?您有何对策建议?
张杰:遗产保护工作不应成为“形象工程”,这样会导致修而不用、保用脱节,脱离人民群众,还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面对量大面广的城市遗产,我们必须坚持以用促保、以保护促发展的方针。
遗产保护是一项细致的“文化—经济”工程,要树立价值研究为前提的工作原则。历史城市与街区的资料大多不见于史书。保护工作需深入开展“街区考古”,挖掘城市街区的文化内涵,甄别真实的价值载体。这样才能以真实的遗存生动展现国家的历史、身边的历史。
城市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涉及众多的利益攸关方,在项目实施中往往面临产权、资金、功能、管理等诸多问题,是当代城市治理的重要方面。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应厘清公益类、半公益类、市场类的不同属性,依此确定公共政策和市场机制等,比如推出税收优惠、补贴等财政政策,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Q6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的趋势和方向是什么?
张杰:一是文化保护将与绿色更新更紧密地结合。无论是城市保护还是城市更新,都旨在对既有建成环境加以科学的利用。“文绿”融合将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也契合了“双碳”目标。
二是新旧共生。老城和街区作为城市核心区,面临着新材料、新能源、新设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适应性植入。
三是数智化水平提升。保护项目将更多地应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促进更加高效的监管、更加广泛而生动的大众参与和传播,推进“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
四是通过保护与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保护对象是一种文化资产,是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触媒。结合相关创新人群的特点,历史城市和街区的科学保护利用将带动城市就业、产业升级和环境品质提升。
来源:《中国城市报》2023年4月8日第13版
本文作者:中国城市报 记者 郑新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