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10月3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在京举办,以“以高质量新型城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200多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参会。
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十四五”规划提出的65%的目标提前实现。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换挡提质的“下半程”,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要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对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趋势特征,准确理解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重点。
关注农民工新市民身份转换问题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副司长周南分析了当前一段时间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结构与流动特征的变动与趋势。她提醒,要关注农民工新市民身份转换及公共服务、社保接续的问题。
周南提出,要关注两个群体:对于即将或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要为其提供一定工作岗位,同时故乡的县城要做好接纳准备;对于新生代特别是“90后”“00后”农民工,要加强培训,特别是企业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保障性住房供给。
区分两类城市:对于目前的主要流入地,采取更加积极的落户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水平,逐步培育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形态;对于具有潜力的流入地,应鼓励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能吸纳劳动力的产业,扩大技术工人的培训规模。
推动两项改革:按照常住人口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确定教师、警察等人员编制;推动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保。
建好两个平台:人口统计与服务平台,以及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将其作为下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保接续等工作的基础。
从城乡二分转变为城乡融合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城乡中国的结构失衡。一是城乡二分,表现在我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二是不同城市形态的失衡,表现在都市圈实现人口集聚但城市连接性差、并未提升经济效率,不同等级城市存在资源错配、发展扭曲、功能弱化等问题,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出现双轨城市化、城中村灰色市场、法外空间;三是乡村“人—地—业—村”系统失衡,表现在村庄人口流动半径缩减、土地碎片化、农业生产效率低、村庄数量缩减等问题上。
刘守英认为,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需从城乡二分转变为城乡融合思维,形成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镇、村的城市体系,促进都市圈形成从村到城市的连续体,认识到大城市郊区化的必然趋势,推动县城承担枢纽功能。
新型城镇化是低碳发展必由之路
清华大学教授、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指出,我国碳减排路径可分为3个阶段:“碳排放达峰期”(2030年前),城镇化将继续较快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达峰后稳中有降;“碳排放深度减排期”(2030—2050年),城镇化进程放慢并趋于稳定,低排放和零排放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全经济尺度全温室气体范围减排将加速;“碳排放中和期”(2050—2060年前),剩余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负排放技术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挥重要的抵消作用,到2060年前实现全部温室气体中和。
“该路径的实现,需要从终端能源消费、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共同发力,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处理好发展安全和绿色转型之间的平衡。”李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