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志:300万人口以下城市已基本取消落户限制

2020.09.29
作者:

9月25日,国家发改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出席“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0”时表示,c c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超过60%,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城就业生活的人数还将继续上升,城镇将成为人民享有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空间。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从2019年数据来看,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为7.1%,与之相对应的从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是25.1%,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23%左右。另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能够极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更多的人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其次,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施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也是拉动有效投资的倍增器和扩大消费需求的加速器。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每年以平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相当于每年有1000万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必将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等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同时1.35亿进城的农民工以及随迁家属,人均消费远低于城镇居民,如果能使其在城镇落户或稳定居住,每年可以增加消费几千亿元。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补齐当前突出短板弱项的重要抓手。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本相当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20%-30%,应该说存在明显缺口。

  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以及南方洪水灾害,让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暴露出明显的短板弱项,比如在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城市排水防涝等方面,有的设施还非常薄弱,通过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加强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防水防涝设施的弱项,可以不断提升各级城市和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他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和第一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收官之年。今年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是推动异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形成新进展

  目前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已经基本取消落户限制,特别是在沈阳、济南等大城市也宣布取消落户限制;城镇基本服务覆盖到更多的人口,90%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已经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或是以政府购买学费学校来享受义务教育。

  二是城市群和都市圈迈出崭新步伐

  一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和进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正在制定;另一方面,多个城市群建立了省际协作机制,南京、福州、西安、成都等一批都市圈规划编制也在稳步进行,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县城建设取得新成效

  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两新一重”部署要求,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支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共设施、产业培育设施等4类17项建设,并在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城镇化的示范工作,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以及开发性政治金融等融资工具,加大对县城建设的支持。

  四是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迈出关键一步

  深入贯彻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如何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制的意见”,以及全面实施去年出台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推动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措施见效落地,启动了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工作,在全国11个地方开展实验区,加强改革探索的示范带动。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