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董煜,梳理战略实施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战略推进的路径和前景。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区域发展上谋篇布局的先手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区域重大战略中的第一个大战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站在这一战略启动实施十年的时间节点上,梳理战略实施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战略推进的路径和前景,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01 京津冀十年来交出的成绩单,要放到全国层面来看待
十年来,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上努力探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看待这份成绩单,我们既要看“硬”的数据,也要看“软”的经验,既要看到对于两市一省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更要看到对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示范价值。
一是探索了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初中央赋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城市病”有所缓解。雄安新区建设顺利推进,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累计设立央企分支机构200多家。通过协同做好“减法”和“加法”,实现了首都圈功能布局的优化。
二是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这是中央明确的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重要定位。经过十年努力,京津冀经济总量已经迈上10万亿元台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更为重要的是,京津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优势不断发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持续提升,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是构建了更加合理的空间格局。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很大程度上要靠空间布局的优化来实现。10年来,京津冀按照前瞻性规划推动空间结构的调整,使得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更加互补,连接更加通畅,互联互通的框架初步形成。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这“两翼”建设的推进,极大拓展了区域经济布局的回旋空间,为下步谋划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是创造了短周期内大幅改善生态环境的奇迹。十年时间,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降幅达到六成,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减轻中心城市负荷、加大绿色发展力度、调整三地产业结构等举措,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华北地区冬日的蓝天明显增多。这充分说明,通过区域协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解决空气重污染等难点问题,为推进生态环境顽固问题的解决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是初步建立了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作为区域重大战略的先行区,京津冀也承担着为区域发展探索改革创新经验的任务。十年来,京津冀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顶层的衔接协调机制,到各地主动打造的对接平台,从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能更好地推动共性问题的解决,这为其他地区的跨行政区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02 京津冀未来的发展,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紧密结合
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京津冀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找准突破口,切实解决阻碍协同发展的堵点问题,在发展全局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要更好发挥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的优势,除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北京的首都功能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天津和河北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为各个城市量身定制比较优势,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城镇功能布局,从而真正打造成为内在联系更加紧密的城市群,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龙头区域。
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地。京津冀的科技和产业基础较好,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用好北京独有的科研和人才资源,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更多创新体制机制,既要建好科研基地,更要发挥溢出效应。在“五群六链五廊”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基础框架中,按图索骥推进产业链融合,相互弥补产业发展瓶颈,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更多进入,打造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
共建更加美丽美好的生活圈。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通达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增进区域民生福祉、有利于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政策体系。要在“同事同标”、“跨省通办”、“异地就医”、“跨城养老”等工作基础上,探索更多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新招实招,真正打造出“同一个生活圈”的良好氛围,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提高三地居民的获得感。
需要强调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才走过第一个十年,而规划中的不少任务是长周期的,是需要久久为功推进的。对此,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保持耐心和恒心,脚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