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在清华大学召开

2023.10.31
作者:

论坛现场1_副本.jpg

        2023年10月31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3”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成功召开。

        经济学家、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原副司长周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杰,清华大学教授、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李政等嘉宾出席。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主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本届城镇化论坛以“以高质量新型城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围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解读新发展、新蓝图,研判新趋势、新机遇,为奋进新时代贡献力量。会议吸引了200多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参会。

论坛现场2_副本.jpg

图:论坛现场

尹稚_副本.jpg

图:尹稚主持论坛

开幕演讲


姜胜耀_副本.jpg

姜胜耀

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 

        姜胜耀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换挡提质的“下半程”,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要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对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趋势特征,准确理解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重点。

        姜胜耀指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在理论研究、资政谏言、地方服务等方面成果颇丰,形成了理论、政策、实践相结合的智库研究方法,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联动、成果多元转化的高校智库建设新路径。

        姜胜耀强调,研究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任务要求,紧密围绕清华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立足高校专业智库特色和优势,聚焦高质量发展,将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探索相结合,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研究与实践工作,积极对接部委决策需求,切实服务地方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辜胜阻_副本.jpg

辜胜阻

经济学家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辜胜阻发表“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城镇化转型”主题演讲。辜胜阻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六大转型: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靠深化改革来形成“制度红利”和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财富分配结构,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目标;从过度依靠化石能源且石油高度依赖进口能源格局转向更多依靠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把大城市做强,中小城市做多,扩大城市供给和城市文明的扩散,让更多人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实现现代化;从过度关注经济增长转向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从出口导向、被动融入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

        辜胜阻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城市供给、扩散城市文明的重要手段。县城服务乡村,可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城具有较大的生育潜力,有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展县城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对“逆城市化”浪潮;有利于完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补短板;有利于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辜胜阻强调,在推进以县城为载体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分类施策,因城制宜;推进产业振兴,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硬件”和公共服务“软件”,营造宜居宜业良好环境;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与双向开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涵养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形态多样的美丽县城。

主旨报告

周南_副本.jpg

周  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原副司长 

        周南的演讲以“以人为核心 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为题,通过丰富的图表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的独特性所在,并分析了当前一段时间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结构与流动特征的变动与趋势,同时提醒我们关注数据偏差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农民工新市民身份转换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接续的问题。

        周南表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持续推进城镇化。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面向未来,她提出四个“两”的举措建议:一是关注两个群体——针对即将或已经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要为其提供一定工作岗位,同时故乡的县城要做好接纳准备;针对新生代,特别是90后、00后农民工,要加强培训,特别是企业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保障性住房供给。二是区分两类城市——针对目前的主要流入地,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落户政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水平,逐步培育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形态;针对具有潜力的流入地,应鼓励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能吸纳劳动力的产业,扩大技术工人的培训规模。三是推动两项改革——按照常住人口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确定教师警察等人员编制;推动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保。四是建好两个平台——人口统计与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险与医疗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将其作为下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保接续等工作的基础。

刘守英_副本.jpg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守英就“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发表主旨报告。他首先指出,城乡融合是城乡转型的一个阶段,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介绍了城乡融合的表现。美国形成了中心城市、郊区、乡村和小城镇三个空间,英国的主要特征是城乡连续体,城乡融合形态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村经济活动呈现非农化、多样性和复杂性。

        随后刘守英剖析了城乡中国的结构失衡。一是城乡二分,指出我国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二是不同城市形态的失衡,表现在都市圈实现人口集聚但城市连接性差、并未提升经济效率,不同等级城市存在资源错配、发展扭曲、功能弱化等问题,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现双轨城市化、城中村灰色市场、法外空间;三是乡村“人-地-业-村”系统失衡,表现在村庄人口流动半径缩减、土地碎片化、农业生产效率低、村庄数量缩减等问题。

        刘守英提出,要构建城乡融合新形态,需从城乡二分转变为城乡融合思维,形成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镇、村的城市体系,促进都市圈形成从村到城市的连续体,认识到大城市郊区化的必然趋势,推动县城承担枢纽功能。要重构乡村系统,分为人口流入村和人口流出村两类乡村来考虑:人口流入村要关注流入人口平权问题,将其纳入城乡连续体;人口流出村要关注人的归宿和村庄人气提升,注重耕地、宅基地整合,推动一县一业的产业体系和精致农业道路,促进村庄建设有机统筹。

张杰_副本.jpg

张  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张杰分享了文化保护传承引领绿色更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思考。城市更新国家战略中的四大类型对象包括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其中老旧厂区、老旧街区两类涉及文化保护传承、功能环境提升的综合目标。围绕上述对象和目标,在文化引领方面,需要构建反映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的完整保护要素体系;在绿色更新方面,需要整合文化、质量、碳排等因素,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完善绿色更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张杰具体介绍了清华大学团队在景德镇城市更新相关工作。近代以来,景德镇在艺术陶瓷方面第一的位置从来没有被撼动过,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景德镇老旧瓷厂逐渐衰退且城市活力不足。不仅物质环境破败,城市社会结构、功能结构也受到重创。清华团队基于“场景营造”的概念和城市更新的DIBO方案(即设计、投资、建造和运营管理),来帮助景德镇发展知识经济,实现陶溪川、陶阳里老旧片区再生。从生产者需求出发进行功能的认识,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功能适配难题,并且通过触媒点的空间动线四步法,由点成线再带片的方式推动城市保护更新。

        张杰表示,陶阳里、陶溪川两大片区经过物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提升、功能适配、运营实践动态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之后,获得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效益的成功,扩增了就业岗位,显著带动园区增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重塑了片区活力中心,并推动了城市整体复兴。

李政_副本.jpg

李  政

清华大学教授、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秘书长 

        最后,李政就“我国实现碳中和未來的路径和政策措施”进行主题发言。李政指出,一方面,近年来全球频繁出现高温、干旱、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给世界各地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气候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剧,除极端天气带来的直接损失外,大流行病等潜在间接危险也会加剧,因此,气候变化不仅是当前急迫的危机,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深层次挑战,需要人类积极应对。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世界各国正在不约而同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这实际上是一场绿色工业革命和绿色发展竞赛,其意义堪比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领先者将在世界舞台上长期占据引领地位,并为其国民创造福祉。

        与美、欧、日等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他指出我国碳减排路径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期”,城镇化将继续较快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达峰后稳中有降;二是2030-2050年“碳排放深度减排期”,城镇化进程放慢并趋于稳定,低排放和零排放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全经济尺度全温室气体范围减排将加速;三是2050-2060年前“碳排放中和期”,剩余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负排放技术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挥重要的抵消作用,到2060年前实现全部温室气体中和。该路径的实现,需要从终端能源消费、工业、建筑、交通等方面共同发力,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处理好发展安全和绿色转型之间的平衡。

        城镇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其中新型城镇化是低碳发展必由之路,需要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建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的城市形态,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气候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的重要理念和可行手段,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以重视并自觉应用。  

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是清华大学聚焦城镇化议题的常设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论坛云集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为促进中国城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实践分享、思想碰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站在奋进开局的新起点上,本届城镇化论坛的举办,推动了对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展开深度思考和探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论坛主旨报告将在后续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