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至2月3日, 泰国最高规格学术会议“玛希隆王子奖大会”(PRINCE MAHIDOL AWARD CONFERENCE,以下简称“PMAC会议”)在曼谷召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宫鹏先生受邀参会,并与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联合举办了一场科研分享活动。
本届PMAC会议的主题是“非传染性疾病的政治经济学:全社会的方法”。非传染性疾病(NCDs)俗称“慢性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包括很多常见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报告显示,2017年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73%。日益增长的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很多国家的共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2019PMAC会议主会场
清华-柳叶刀举办的科研分享活动深度契合大会主题,取题“健康城市设计”,希望借此良机汇集城市设计、建造、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医药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就如何激励市长、商界领袖携手公众共同改善城市健康,特别是共同防治城市中的非传染性疾病,展开讨论。《柳叶刀》杂志高级执行主编Bill Summerskill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Bill Summerskill教授主持科研分享活动
宫鹏教授作了学术分享,他从城市化的角度探讨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和解决方案,并汇报了中国各界对健康城市建设所作出的努力。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土地城市化面积增加了12.3倍,城市人口占比增加了3倍。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迅猛,甚至远超日美,受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瞩目。城市对生态环境、居民健康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关键影响,国内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解决居民健康问题的重要知识来源。
宫鹏教授作学术分享
宫教授认为,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城市有着乡村得不到的医疗资源,预期寿命低于城市,健康的不平等性在增加;但城市也非尽善尽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也带来了别的健康问题,白血病、癌症等疑难杂症和心理疾病成为最大挑战。除此之外,人口增长不均衡、个体医疗保险不完善还有人口老龄化等等,都是中国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宫教授强调,健康中国的建设应该从城市级别做起,从细微之处改变才能影响全局。不同于美国的政治结构,州政府占主导地位。在中国,城市的角色很重要,拥有出售土地的权利,有很多资金,不断增加的人口还将为它注入新的活力。
基于中国城市巨大的影响力,结合当前健康城市建设的成效与不足,宫教授提出了五条改善建议,包括从城市规划入手,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跨部门合作,增加政府的科技创新意识,以及加强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和教育。他还以清华大学地学系“健康校园”研究项目举例,讲述如何通过细微之处的改变增加校园的宜居性。
学术分享后,与会嘉宾将围绕活动主题,就健康监测指标、健康评估体系、健康社区建设、城市规划、大数据利用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马吉祥副主任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