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中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区域差异态势分析

2019.12.04
作者:

我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及其区域差异态势分析》,内容分成四个部分:

一、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态势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基本态势

三、中国城镇化与区域差异的未来态势分析

四、大都市圈发展应该建立起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模式

一、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态势

当前,世界城镇化基本上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第二,大城市持续增加且城镇密集区大量出现;第三,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化仍然是21世纪人类社会实践的主旋律。城市是人们生产与生活最为主要的舞台。城市空间也发生变化,一般是由个体的单个城市走向城市圈或者都市圈、都市带,只是空间尺度方面有所不同。

2018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我国达到了59.6%,今后一定还会持续增加。

图片-1.jpg

现在世界上有33个城市圈人口超过了1000万,其中最大的都市圈是东京大都市圈(包括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然后是德里和上海。对比1950年、1970年、1990年数据,能看出,发展中国家和将新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增长的并不是那么快。但总体上来讲,城市规模是越来越大。

图片-2.jpg 

在描述城镇化中,有一条经验曲线,即诺瑟姆曲线。该曲线揭示这样一个现象,即在城镇化水平不到30%的初期阶段,城镇化增速缓慢;在城镇化水平介于30%-70%之间的中期阶段,城镇化增速加速;城镇化水平超过70%的后期阶段,城镇化增速缓慢,达到80%后一般就不再增加,大国或大的经济体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规律。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情况也和“诺瑟姆曲线”高度吻合。

图片-3.jpg

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增加。郊区化也是人口增加,区别在于是中心增加和是郊区增加。逆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减少,不仅是郊区还是中心城区都在减少。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出现逆城市化,这样会对整个经济活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涉及到城市发展,不仅有人口减少,还有最大的问题就是老龄化,尤其当能够参与生产劳动的人群减少时将带来更加严峻的问题。现在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在抢人,其实就是为了城市今后的持续发展。

其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从单个城市演变成一个城市圈或城市群。城市本身规模的扩大,也有一个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城市发展多中心化,一般会表现为从孤立城市、单中心城市、多中心城市,进而发展到网络化大都市。

郊区化、多中心化以及区域化等导致都市圈的形成。城市的发展一般会走向城市圈、城市群或城市带。大都市带是在所有这些概念中,是空间尺度最大的,是由若干个城市群组成的,而城市群又是由若干个城市圈构成的。比如我们的长江流域城市带,是由下游长三角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上游城市群等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又是由若干个都市圈,比如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构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区域差异的基本态势

图片-4.jpg

首先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城市化。我国城镇化地增速基本在超过29%,增速迅速提升,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了近60%,从30%到60%期间的增速是非常快的。

再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在1995年的时候是29.04%,没有达到30%,城市化增加的速度在90年代初是4.96%的增速,去年是1.81%。

图片-5.jpg

我国四大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增速(如图示)有较大差别。2009年之前时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之后东部地区超过了东北地区,目前已经超过了东北地区5个百分点。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城镇化水平在省级层面上是趋于缩小的,这四个区域未来可能也会趋向于在某一个点上基本接近。

 图片-6.jpg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体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记事城镇化水平从北高南低到东高西低。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北方地区,在1990年时的城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现在看很多都被东部地区所赶超,吉林和黑龙江已经明显不那么高了,东部地区的省份明显增高。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的东高西低特征,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区域差异所导致的结果。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尽管现在的城市化更多是靠服务化拉动,但总体上讲,第一轮快速城镇化还是靠工业化来推动的。

图片-7.jpg 

2017年全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城市化水平分布中,上海、北京、天津都超过了80%,广东也接近70%,而西部、西南部的一些省份还低于50%。

三、中国城镇化与区域差异的未来态势分析

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测算的基本依据,第二分析全国城镇化水平,第三是分区域的城镇化水平。

第一,测算基本依据。

图片-8.jpg

不管是预测区域还是全国都要有测算的基本依据。测算的基本依据是要和诺瑟姆曲线相吻合。为什么很多国家的城镇化发展都会表现为同诺瑟姆曲线相似的情况,因为背后有经济学的解释。当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的时候,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没有那么多剩余劳动力,也没有太多的农产品产出,养活不了城市那么多人,另一方面城市也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当到了30%的时候,就到了工业化阶段,一方面由于工业化会带来农业机械等的使用,会解放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也会增加农产品产出,可以养活更多的城市人;另一方面城市会会提供更多的就业,主要是非农就业。这一时期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农村人都想进城。在80年代、90年代,我们当时考大学的主要动机就是不当农民,但现在,农民没有那么大欲望进城了。当城镇化率达到60%-70%,城镇化就会逐渐变慢,到了70%,城乡差距会慢慢缩小。80%就没有多少差距了,农村人口剩的也不多,城镇化水平也就不再增加了,将达到一个收敛状态。这一城镇化发展规律适用于大的经济体。

经济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会高,世界的经验是这样,中国的经验也是这样。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级化也会带来城镇化水平的上升,现有城市和城市群的发育情况会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城市没有吸引力了,城镇化进程也就自然会停止了。总得来说区域间的城镇化差异将会是缩小的。

第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图片-9.jpg

 我们用1949年以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曲线以及以50-60%区间速度预测未来城镇化率,其曲线近似诺瑟姆曲线,进而我们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近年来的增速,使用“指数平滑法”和“ARIMA”两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均为城镇化率持续上升,“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在2025年城镇化率达到67.82%,“ARIMA”方法预测在2025年城镇化率增至65.64%,因此我们认为到2025年的城镇化应该是在66%这样的一个水平。201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了,到2025年这7年左右的时间,再涨6%左右还是可能的。进一步,以城镇化水平在50-60%区间的速度变化趋势,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可以接近70%(69.59%)。到2050,我们估计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可以达到80%,往后有可能就稳定在这一水平上。

第三、分区域城镇化水平 

图片-10.jpg

分区域城镇化是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我们看中国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变化,图示是我们做的1952年-2015年期间中国分区GDP的变化情况。

 

1575427552673041838.png

图片-12.jpg

 

增加的部分基本是长江经济带,南部区域,东北减少比较多。在份额变动上,中部增加了、西部增加了,东北下降最多,东部略微下降。

总体上看,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

1575427643723005340.png

从人均GDP的变化来看,原来东北人均GDP是非常高的,现在变得跟其中部、西部差不多一样了。经济发展处于这个阶段,城镇化可能趋同。东部人均GDP水平还是一直领先,并且不断增加。

 

图片-14.jpg

从结构方面的变化看,东部地区在2013年左右,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已经降到36%,东北工业的衰退和萎缩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性问题。

城市空间格局是和整个区域发展的格局是密切相关的。面向未来,如果从人口的集聚而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沿海世界级城市群仍然具有巨大吸引力。但是,从外部环境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其实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应将成为比较大的人口经济集聚区,其他一些省会城市等人口也会不断上升。

 

图片-15.jpg

从城市基础分析,如图所示,东北地区还没有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是能够承接跟多人口的平台。人口增长的旺盛对我们今后的城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口流动还是会进入到一些城市,尤其是倾向于进到大城市,这种情况会对城镇化进程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也会出现部分城市人口减少或收缩。

经我们分析预测,到2050年东部地区城镇化还会是持续领先,东北还是在缓慢上升。中部地区增速会非常快,也许到2026年前后,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会超过东北。中部地区的武汉,郑州发展势头都非常好。

四、大都市圈发展应该建立起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模式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里面说“提高中心城市和城镇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承载能力有一个优化和资源配置的问题,不是城市越大越好。当然城市大有很多优势,但城市大也有城市大的问题。我是比较支持城市规模不一定要过多限制,但是怎么放很重要,大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挡都挡不住。但是我们要优化城市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9年2月19日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对都市圈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现在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1)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2)大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

(3)大都市圈内核心城市普遍受到“大城市病”问题的困扰

我国目前的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圈普遍存在“大城市病”问题。“大城市病”主要是指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和住宅问题等。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大城市病,功能过多,人口经济过度聚集的“过密”是产生大城市病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建立起多中心、网络化的大都市。以克服城镇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类城市问题。单中心聚集会导致大城市病,要实现城市规模效益,仍然要发展大城市,大城市有城市的规模及其效益。多中心、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是其在享有集聚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单中心集聚所导致的集聚不经济带来的效益损失。实现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包括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发展模式,形成若干的次中心来分散主中心,还有利用好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加强分区管制,强化对外围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等。

最后,总结如下:

第一,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规律,中国城镇发展实践体现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里面讲到“诺瑟烟曲线”、郊区化、多中心化与区域化、城市圈(群)在城市发展格局的地位上升。

第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城镇化过程,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影响,城镇化格局发生了从“北高南低”到“东高西低”的转变。中国省市区间的城镇化差异趋于缩小。

第三,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高达70%,城镇化增速将进一步趋缓,东部地区将快速提升,中部地区也将逐步赶上,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第二的地位也许会被中部地区取代。

第四,城镇化进入后半场,将面临过疏和过密的双重挑战,部分中小城市收缩和丧失经济竞争力,特大城市面临“大城市病”,解决大都市病问题需要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原有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需要新的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模式来替代。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