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廷海:都市圈是中国城镇化实践的具体形式

2019.03.08
作者: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

  关于都市圈的研究,我想借此机会提一些基本的认识。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基本上达到城镇化率60%的水平,就算打10%的折扣,超过50%是肯定的,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建设的后半程。未来中国城镇人口的总量还会增加,但是增加速率会放慢,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估算一下,假设有15亿人,城镇化率达到75%,按照现在60%的人口来比也就再多两亿人左右,这个可以大致判断出来。如果中国城镇化水平以后达到75%,基本稳定下来,这个时间大概是在2050年左右。不是为了凑“两个一百年”,是很多专家预测出来正好是这个时间。从1980年城镇化启动开始算,共经过70年的时间,70年从国际上来看,并不是专家说的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有比我们快的多的,主要是我国的尺度很大,这样巨型的农耕社会经历大的城镇化转型,这个速度并不快,不是大家认为的那么快。

  总体来看,如果将70年进程分成两部分,一边35年,我们现在基本处于分水岭上,这个判断也是可以肯定的,打折扣也没有关系。这个时期无论是从城镇化率的水平或者进程来看,都需要后顾前瞻,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进行思考。我从两个尺度来讲:

  全国尺度

  我国是巨型尺度或者说是广域的,这个尺度基本相当于美国的本土,也相当于欧盟一些陆域的面积。特别是当前中美关系非常关键的时期,“一带一路”这类以全球尺度进行全球治理的秩序发生变化的时候,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怎么组织这个空间的发展?

  随着国家高铁铺设的基本完成,现在枢纽机场布局基本确定,再加上支线机场建设和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判断,我国原来的城镇体系概念会发生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网络化。网络化在全国尺度上进行开展,原来是点状的城市,好像是一个孤子守在那儿,但是现在完全网络化了。凡是能去的地方人都去过了,所以可以想象人的活动空间已经很大了。第二是群落化,群落化即城市群是典型特征,城市是一群一群的而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条线一条线的,所以我们应该很深入的认识这个问题,网络社会群落化的城市分布特征已经浮现出来了。

  区域尺度

  从区域尺度来看,巨型的城市区域也在中国浮现。国家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这个研究领域来看美国叫巨型区域Mega-region,欧盟也在研究,叫多中心的城市地区Multi centric city region,在中国是一个很俗的名字老百姓都能听懂的叫城市群。城市群我们没有必要苛刻的跟国外的一些标准去比较,中国就这么做,刚才也提到我国尺度非常大。城市群是城市跟区域之间关系加强的一个新的形态,他已经不能用城市或者区域的概念说了。他典型的一个特征叫圈域化,圈域化已经不是城市的概念,也不是区域的概念,都市圈就是构成这样一个圈域的基本单元。都市圈再大也不会大到哪儿去,也就一小时交通圈,以小汽车交通算就是100多公里的半径范围。这么来看,都市圈的价值就很重要了。都市圈报告说,“都市圈填补了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进一步说,都市圈实际上是城镇化的关键一环,不是简单的一块,他很关键。

  除了报告里说到的,他也是国家和地方衔接的地方,中国国家尺度很大,一定是分区域治理,但分区域治理已经不是简单的像元代的行省制,行省制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不了都市社会,一定要国家和地方出现新的治理方式。第二,国家和社会。我国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社会的力量也非常强大,这在都市圈中是非常明显的。还有计划和市场,计划和市场不矛盾,这两个手段不是非此即彼的,恰恰相反,这是高计划、高市场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就没有计划、市场之说,这两个是不矛盾的。

  所以要使都市圈成为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一个关键领域,我认为他是中国城镇化实践的具体形式。这给我们带来一个想法就是城镇科学研究的对象,我们用原来的知识体系已经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以后要有专门的一个学科对付这个对象。

  对城镇化研究我有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对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建议,二是反省我们自身城市科学研究的想法。第一个要把都市圈作为一种人居的环境,这里是人最密集、最多的地方,怎么考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好人居环境的营建问题。现在在做的国土空间工作与人居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一个地方没人他就只是一个空间,但有人就成了人居环境,根本上是围绕着人。我仔细看了国家的报告,提出叫美丽家园,所以做国土空间也是为了美丽家园,这是一个人居环境,怎么在新型城镇化研究、都市圈研究中把人居环境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作用于美丽家园、美好人居的建设,这也可以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很实在的工作。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