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人庆:产业融合破解城乡制度性壁垒造成的地理区隔

2018.02.08
作者:李人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一、制度性壁垒阻碍了城乡要素流动

  三十年改革成功经验表明,改革与开放本身是一体两面的,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必须打破原有城乡地理空间隔绝的发展制度格局,人为的制度性约束限制资源在城乡治理中的合理配置流动,是造成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根本性制度根源。因此促进城乡要素有效双向流通是突破原有体制机制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需要从城乡融合的空间视角思考如何通过乡村在地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为核心和根本性的问题是在中国单一制层级政治体制下、在城乡空间视角下,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于城乡制度性壁垒限制所形成的人口资源无法有效流动错配不均衡所产生的一个制度性结果。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伴随着农业人口和劳动力从农业的析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和转移。因此,城乡之间人口和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构成了经济和社会结构性转换的必要前提。任何阻碍这一历史趋势的制度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与绊脚石。

二、地理区隔造成不可持续的飞地性发展

  作为制度、作为产业的城乡关系在学界已有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但是作为地理概念的城乡并没有被展开深入的讨论,城乡中的地理概念在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分析中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认知。实际上,城乡从地理上讲就是一个空间地理分布的问题。空间距离、人口和产业密度决定了城乡两种人口聚落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具体的形态。地理空间距离和人口分布构成了城乡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的社会基础性状态。

  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一体化的实现首先要改变在发展理念和观念上二元局限,解决城乡发展中乡村依附城市的问题,纠正城市偏向政策取向,给予乡村发展在城乡发展中的平等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基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化发展理论和实践在后工业化阶段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与历史上的传统城市化概念有了很大的差异,城市化更主要已经不是与工业化相联系,不是体现在其经济含义上,而是在文化和社会含义上。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要求,也为乡村经济发展与城乡新的经济联系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在地化发展

  通过产业融合打破城乡壁垒,是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突破原有二元制度格局,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可操作性路径和方法。新条件下的乡村城市化,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将为城乡互补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可能。

  后工业化时代城乡一体化不应再走传统城市化工业化的老路和弯路。要避免和杜绝简单地用传统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方式即标准化、程式化、千城一面的方式建设美丽乡村。差异化和特色化是美丽乡村的自然属性和生命力所在。美丽乡村绝不仅仅是生活设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生活内在的城市化要与乡村外在的自然多样性属性结合起来。乡村发展要建立在尊重和保护乡村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前提下,需要打造其差异化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而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非农化、逆农化、反农化来实现的,而是创造性将乡村风貌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实现的。信息网络所产生的颠覆性社会变革为乡村在地化发展,实现乡村城市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可能。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