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覆盖近300座城市、60余万企业主体研究发现——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2023.02.27
作者:

        “新冠疫情暴发,全球95%以上的感染病例发生在城市地区。”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谢里夫(MaimunahSharif)此前给出的数据,道出了城市在应对流行病方面的脆弱性。

        这几年,人们不仅逐步重视自我健康问题,更对其居住城市健康与否进行了一定思考。

        我国城市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哪些改变?该从哪些方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2月21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从研究和政策角度提供了参考答案。

        01 重新理解城市健康水平

        疫情后,很多人都有一个“灵魂拷问”:人有健康问题,那城市也有吗?我生活的城市健康吗?

        时光倒回1994年,我国引入健康城市理念。当时,北京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开始了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探索;次年,海南省海口市和重庆市也加入试点行列。之后,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地纷纷进行健康城市建设,我国健康城市逐步发展、蓬勃壮大。历史的关键点来到了疫情暴发后,有关健康的政策密集出台,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我们的健康城市建设效果究竟如何?

        事实上,一直以来,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由于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多样繁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各主体认识和需求差异较大、细分数据难以大范围获取等原因,一直缺乏一套覆盖全面、公开、可横向比较的城市健康水平评价体系。

        2020年初,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组成了“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课题组,探索性地为改善城市健康状况提供一套可度量、可比较、可落地的科学标尺。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已连续3年发布研究报告,今年首次实现对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3年变化趋势全覆盖。

        “做城市健康类的研究和其他城市维度研究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健康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题组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健康运作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市政设施的简单组合叠加,更是一套通过信息串联、提供整体和长远公共健康服务的城市级保障系统。因此,提升城市的健康水平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或结果,更多强调的是建设的过程,以及针对性地解决城市问题。

        李栋认为,理想的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随着目标、需求、信息资源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合理更新,才能发挥好对政策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监测评估的核心作用。

        “疫情暴露了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不足,引发公众对健康、社区、空间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我们认为,人们观念上的转变,是疫情给城市带来的最大影响。”李栋说。

        02 需推动城市健康定制型差异化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城市的健康发生了哪些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近3年全国城市健康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大城市健康指数整体优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指数增速较快,二者差距逐渐缩小。

        将目光聚焦到中小城市,华中、华南地区部分中小城市健康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短板在每千人医院床位数;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健康产业水平相对落后。不过,中小城市组在健康环境方面优势显著,主因在于空气质量等指标。中小城市里,浙江省湖州市和衢州市、山东省威海市、安徽省黄山市、辽宁省本溪市表现亮眼。

        综合得分上,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多为东部或中心城市;东部地区大城市平均分数第一;东北地区大城市的3年增速第一,达2.63%。区域格局上,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优势显著。

        在三级指标方面,84.6%的指标呈现增长态势,6项指标有所下降。其中,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重污染天数防治等三级指数提升明显,增幅超10%;户外运动时长和距离、人均体育运动设施数、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等指标有所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课题组也发现,我国健康行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尤其需要引导公众养成运动习惯。此外,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3年来数值呈现上升态势,需要重点关注和改善。

        李栋表示,提升健康城市建设水平,需要推动“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城市健康定制型差异化发展,需要全民共建共享。

        03 消费型医疗产业成热点

        不容忽视的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城市经济发展和健康城市建设都对健康产业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课题组把健康产业调整到了一级指标,重新刻画大健康产业链,共识别19个产业链、150个产业、1009个细分产业,涉及60余万企业主体、1.8万类产品和服务。

        “这么调整,一方面与地方城市对产业关注度高有关;另一方面,健康实际上是目标,有了目标就相当于有了需求。现在需求侧明确,但供给侧支撑内容不明,这就需要相应的产业和企业去提供生产和服务。”李栋解释称。

        课题组研究发现,大健康产业发展整体向好、逆势上扬。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接近9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8.9%。

        投资规模方面,2019至2021年大健康产业资本吸引规模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方面,近三年大健康产业的专利数、新药研发数和标准制定数总量均有所增加,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从产业具体内容上看,高主体数且高增速的大健康产业集中在园林绿化、医药销售、医疗类,如园林绿化、医药零售及电商、健康保健、美容整形、运动健身服务等;高主体数且低增速的产业集中在康养、医药制造类,如保险公司、化学制剂、中药饮片、药用辅料等;低主体数且高增速的产业集中在基础医疗、医疗旅游类,例如综合性医院、海外医疗旅游服务等;低主体数且低增速的产业集中在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类,如危险废物处理、旅游景区信息系统、污泥处理设备、文化票务电商等。

        “我们判断,消费型医疗产业将持续成为行业热点。”李栋说。

        分区域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新药研发数量上独占鳌头;全国范围内,经济头部城市新药研发能力更强,如上海市、北京市等,但也有江苏省连云港市、浙江省台州市等地依托医药产业优势崭露头角。从产业角度来看,化学制剂产业名列各市第一,上海市高端医疗类产业优势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课题组发现,全国城市健康产业发展差距较大。由此,课题组建议,需要引导落后城市逐步明确适宜的健康产业发展路径。

        04 社区周边养老设施短板亟待补齐

        社区是城市居民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单元,城市居民在社区尺度的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对其来说都是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

        近年来,国家对社区健康设施全覆盖提出了若干政策要求,重视完整社区建设,推进完善一刻钟生活圈成为政策新焦点。

        研究发现,从近5年整体来看,大城市、中小城市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均呈增长态势,大城市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比例高于中小城市,两组差距正在逐年减少。

        值得留意的是,健康设施建设不完整的社区占比基本稳定在58%,无明显改进。

        “在健康设施不完整的社区中,94.7%的社区是因缺乏养老设施所致,社区周边养老设施不足依然是主要问题,近5年情况没有改善,反而略有加剧。”课题组认为,缺乏公园类设施是社区健康设施不完整的次要原因,但占比逐年减少。不过,缺乏体育类设施的社区占比5年来得到了大幅改善,缺乏医疗类设施的社区占比稳步下降。

        课题组提醒,养老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社区周边养老设施建设,应是未来重点推进的内容。

中国城市报.jpg

* 本文作者:中国城市报 记者 郑新钰;全文详见《中国城市报》2023年2月27日第7版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