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专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成功召开

2023.09.27
作者:

        2023年9月23日-25日,以“人民城市,规划赋能”为主题的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作为年会重点活动之一,9月24日下午,“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学术对话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学术对话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学术对话现场气氛持续高涨,专家发言观点鲜明、亮点纷呈,参会嘉宾互动积极、反响热烈。

会场1_副本.jpg

会场2_副本.jpg

学术对话现场


合影1_副本.jpg

合影2(不同嘉宾)_副本.jpg

与会嘉宾合影

        本场学术对话分为“主题阐释及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与提问”两个环节。“主题阐释及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郑筱津主持;“自由讨论与提问”环节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总体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卢庆强主持。

01 主题阐释及主题报告

郑筱津主持_副本.jpg

郑筱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郑筱津副院长主持学术对话开场环节,介绍参会嘉宾,并对筹办背景进行了介绍。她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和艰巨性所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进入城镇化后半程,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等,均对高质量城镇化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新市民“住不下、融不进”、区域城乡发展尚不均衡、保护与发展矛盾突显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人口和国土空间格局的进一步优化重组,如何消除人为的身份划分与空间隔离,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手段,响应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需求,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永续发展、人地和谐、城乡共生、空间共享的城市化中国道路,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

        她表示,本次学术对话邀请到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与新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导向下的城镇化战略与任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路径与城市治理范式等重要问题,期待各位嘉宾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以期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认识。

尹稚_副本.jpg

尹  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教授首先做主题阐释。他提出,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下半场,高质量发展导向愈发明确,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是应有之义,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多元人群的全面发展需求响应问题。从以人为本转向以人民为中心,更多的是要关注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需求,响应多元人群主体全面发展的诉求,促进人的高质量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制度设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重点是创造就业机会,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融得入、过得好。

        二是适应人口高流动社会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配套问题。随着从城返乡人群的扩大,“新村民”的身份认证、资源再分配、返乡创业等问题值得关注,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创新和权利保障。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区域协同时代,人口从城市到城市的流动成为常态,在不同的生活成本的地区,在不同的能级的城市之间,也会产生大量的流动。高流动性社会对我们国家的人口空间分布、聚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空间资源规划安排等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更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建设导向问题。新一版新型城镇化规划从生态、绿色、效率、公平、共同富裕等角度,强调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高质量追求和要求,也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划、策划、建造、落地等一系列要求。当前城市建设安全韧性水平不高,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区域型工程设施的标准设定等方面提升整体建设标准和水平。

        四是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循序渐进、联动发展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中心城市崛起,到现代化都市圈的培育,再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我们既需要追求最终的城乡融合和区域发展的更为平衡,同时,也要直面当下普遍存在的差异化。这些差异化,可能也同时是不同能级城市、城乡之间寻找自己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的机会。以超大特大城市为例,一方面在数量上需要培育更多高等级中心城市,以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支撑全国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转变发展方式上,需要关注集聚扩散作用发挥的时间节点、产业选择和缓解大城市病等问题。

        五是超大规模城市细胞级别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问题。简单自上而下的垂直治理体系,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老百姓身边的一系列的日常性的需求。实体的链条、实体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网上虚拟的社会组织形态,各自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加快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何艳玲2_副本_副本.jpg

何艳玲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何艳玲教授以“城市治理如何促进更强大的家庭”为主题发表演讲。她首先指出家庭应该成为公共议题,家庭权的问题,不仅是社会保障、婚姻等直接跟家庭相关政策的家庭利益最大化,也是城市规划、城市治理等其他相关政策中家庭优先的问题,不仅是家庭保护,更是家庭发展的问题。

        在辨析家里家外、公与私的逻辑区别基础上,她进一步指出,养老、生育、家庭生活救济、家暴等家庭问题已经变成公共问题,但诸如家庭照看、家务活的劳动价值、老人居家保护、家庭闲暇、留守儿童等并没有很好的进入到公共政策议程,家庭问题的公共性并没有被建构出来。这表现为治理中的家庭缺位,主要包括家庭问题倾向于通过私人或者市场化方式(而非公共服务)解决,政策制定是基于个体或集体(而非家庭)的,家庭教育未被当作公共教育、家庭发展未被真正纳入总体发展议程等三个层面。她认为,治理过程中的家庭缺位造成传统以家庭作为重要社会支持单位的中国发展之痛,与市场竞争带到来的“部分人之痛”相比,由家庭特别是家庭缺位带来的“人人之痛”是普遍性的、延展性的且不可逆转的。

        何艳玲教授指出,为了家庭的城市,必须建立贯穿规划、建设、设计、服务、管理等环节的家庭全流程发展权,并提出若干建议,包括在城市议程中建立家庭议事会,家庭权作为规划和生产流程中的特定权利设置,家庭权教育应成为一个长期共识,让家庭关心城市(关心城市的公共议题,城市议题进入课堂),家庭参与城市设计等。

卢庆强_副本_副本.jpg

卢庆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总体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

        卢庆强主任作了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进展、任务与挑战”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回顾新型城镇化1.0,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共识,尊重规律、改革破题,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首要任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二十字方针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深层矛盾、系统攻坚、协同推进仍需久久为功。

        进入新型城镇化2.0阶段,城镇化进程迈入质量提升期,城镇化格局迈入结构优化期,城市发展迈入系统治理期,乡村振兴迈入全面推进期,新型城镇化面临着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适应中国城乡发展的结构性转换的新要求,需要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分别从个体人和社会人,不同类型人群,不同地域人群,前人、当代人和后人,自主、多元、公平、全面的发展需求的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人民需求升级与现代化动力问题、区域格局优化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核心引擎与抗风险韧性问题、城乡新循环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问题等问题。从以人为核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人的尺度升级为人民/社会的尺度,既关注个人需求响应与全面发展,也关注社会公共需求与共同发展,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四大关键问题与战略任务,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响应与发展动力问题,二是人的自由流动——城乡区域协调问题,三是人的自然聚集——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四是人民和谐共创:社会公平与共享共治问题。

        总结来说,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根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中华现代文明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开放融合协同治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陈明星1_副本_副本.jpg

陈明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陈明星研究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展开主题报告。他从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成就与挑战两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内涵与新型城镇化紧密关联。走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实践。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成就巨大,主要表现为城镇化阶段跃升、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增长、城市建成区扩张、绿地环境改善、国家级新区设立、非农就业大规模增长、脱贫工作全面胜利、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等十个方面。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核心、更加重视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新型城镇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是一蹴而就的,主要包括不充分、不平衡、可持续三个方面:即人的城镇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缺口较大(不充分)、社会分化和不平等问题不断凸显(不平衡)、大规模城镇化对资源环境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可持续)。解决城镇化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和可持续的三大挑战,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也是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报告最后提出四个方面探索总结,一是坚持道路自信,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发展任重道远;四是加强协同研究。

张蔚文1_副本.jpg

张蔚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

        张蔚文院长就“府际合作能否改善城市资本错配?基于网络嵌入视角”进行主题报告分享。她指出,改善资本等资源要素在城市间的错配、优化各城市的资本配置效率,是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导向之一。目前很少有文献直接研究府际合作如何改善城市资本错配,既有研究也难以对府际合作与城市资本配置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做出全面解释。此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府际合作网络为例,结合网络嵌入理论和制度性集体行动理论,从“关系”和“结构”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府际合作的经济效应。

        报告最后提出结论,在动态演化的合作网络中,关系嵌入在总体上有助于改善城市资本错配,提高资本在城市间的配置效率,但随着城市的结构嵌入水平跃过一定门槛,关系嵌入对资本错配的改善作用大幅弱化。城市在合作网络中的位置优势,并不能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锚定“优质”合作对象、提升网络位置所采取的合作策略,反而会进一步扭曲要素资源价格,使城市落入“竞次”陷阱。

罗小龙3_副本.jpg

罗小龙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罗小龙副院长以“回流城镇化的思考与启示”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中部地区的回流城镇化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以中部地区为对象分析了回流城镇化的载体呈现的新特征。第一,县级中心城市成为回流城镇化的主要载体。第二,城乡摆动的“两栖”人口开始出现。第三,地级市中心城区成为仅次于县级中心城市的第二就业选择。回流城镇化的三个主要驱动力,包括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亲情社会网络是人口回流的主要动力、培育内生增长的回流城镇化动力。除此之外,其他回流城镇化驱动力还包括,“丈母娘经济”以及基础教育引领的城镇化。

        他总结了三点关于回流城镇化的研究结论。第一,2010年以来外出务工人员向出发地的回流也已显现,其中以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第二,回流城镇化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而引发城镇化的新现象,其完全不同于长三角、珠三角和厦漳泉三角洲等早期的地域城镇化模式。第三,回流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最后,他提出了三点启示。一是回流城镇化给地域均衡发展带来一定契机;二是要更加重视县域中心(城关镇)的高质量发展,规避城镇收缩;三是要在回流城镇化背景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高晓路1_副本_副本.jpg

高晓路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学科负责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高晓路教授作了题为“我国人口空间重组中的移民属地融合与社会稳定”的报告。城镇化快速发展伴随大规模人口迁移流动,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多的非自发移民,如垦荒移民、工程移民、生态移民、灾害移民、扶贫移民等。譬如建国以来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移民数量达2500万。水库移民量大面广,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社会人口空间重组方式。能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取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成为移民政策关注的焦点。

        高晓路教授分别从人口空间重组、非自发移民属地融合问题的特殊性以及三峡外迁移民属地融合状况评估等方面展开阐述。她指出,移民搬迁后面临的社会文化差异问题、区域发展差异造成的移民群体性心理问题以及移民返迁现象一直广受关注。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的理论,建立移民的属地融合模型,通过适应性、稳定性、脆弱性三方面指标,评估移民的属地融合状态,体现属地融合整体的阶段性特征并预见未来趋势。研究样本基于十个省(市)80多个移民安置点的调查分析,发现经过近三十年的时间三峡外迁移民整体上已适应安置地的生产生活,稳定性较好,但移民群体的脆弱性较高,未来的政策方向应从“帮助移民适应”转向“帮助移民提升抗风险和恢复的能力”。

        最后,高教授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一是提高适应性。针对极不适应的个别移民户,建议特事特办,加大对特困移民后续发展能力和健康扶持。二是调整稳定性工作目标。逐步放开回流户籍限制,不再把移民回迁纳入安置地政府考核指标,用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等方式替代。三是加大对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后续扶持,增强韧性。四是深化社会连接,稳固地缘关系。培养发展移民干部,积极发扬移民文化,最终在安置地达成多元文化的共存。

叶裕民2_副本_副本.jpg

叶裕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原执行院长

        叶裕民教授以“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目标重构与规划治理范式转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她从分析今年7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出发,指出新时期城中村改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在目标转型、改造方式转型、利益相关者结构转型、结果转型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与现代化关系的底层逻辑,她认为将城中村改造和可支付健康住房相结合,以此支撑人力(健康、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是国家现代化的底层支撑。

        她指出,城中村改造的转型要求研究范式转移。在辨析范式、范式转移和回顾科学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她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城市治理的研究逻辑、实践研究范式和理论研究范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她指出,新世纪的中国城市治理,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要把理论研究范式的公共利益导向与实践研究范式的直面问题相结合,创新城市治理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最后,叶裕民教授提出基于跨学科4W城市治理一般分析框架,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分析框架。她强调,排斥性城中村改造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背道而驰,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模式,以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新范式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社会基础。

02 自由讨论与提问

        在卢庆强主任的主持下,叶裕民、罗小龙等专家学者与参会的学者及规划师们展开自由讨论和互动对话,探讨了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安置保障等问题。

叶裕民回答问题2_副本.jpg

叶裕民回答观众提问

罗小龙回答问题_副本.jpg

罗小龙回答观众提问

卢庆强主持_副本_副本.jpg

卢庆强主持

现场提问-拼图_副本.jpg

现场观众提问

        学术对话最后,尹稚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改革不会是线性的,有时会左摇右摆、有进有退、曲折前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当前,如何建立起关于城乡建设更全面的价值观体系、目标体系,在多元动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解决城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落地实践。城镇化规划建设和城市治理,要走出工程技术的这种简单思维方式,走向公共政策、公共治理,以适应社会新需求和国家发展大局大势。

        本次学术对话秉承规划学会开门办会的传统,传承规划学科开放包容的特点,积极推进多学科跨界交流合作,多方贡献汇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互促的新探索,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为持续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实践和理论研究开了好头,也为规划学科从学科交叉到超学科范式转型发展提供助益。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