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举办“新时代人民幸福指数构建与实证研究”专家咨询会

2021.01.27
作者: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擘画了“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从主要目标到具体举措,都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么,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如何定义和测算,其内涵又包含哪些方面?

1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举办“清城对谈”2021年第二期学术活动,围绕“新时代人民幸福指数构建与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开展专题研讨。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何建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系副教授孟天广,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副主编、韩国开发研究院国际政策大学院教授王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王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后张鹏,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王珏等专家出席。会议由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市群和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卢庆强主持。

会上,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专员吕晓荷首先从政策背景、研究目标、框架建构、技术方法、实证说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亮点。据悉,研究院自2019年3月即启动该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剖析幸福相关主客观因子的映射关系,了解我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水平,为下一阶段以提升人民幸福感为新时代政府施政的主要目标和核心抓手奠定工作基础。课题在总结当代中国特色幸福感内涵基础上,以幸福圈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时间地理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一套包含“个人家庭”、“社会生活”、“人居环境”三个圈层、三个层级的人民幸福评价体系框架,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人民幸福指数以及我国36个主要城市人民幸福指数展开应用评价及结果分析,并以广泛的主观问卷调研结果为基准展开校核,不断完善新时代人民幸福评价体系框架。

随后,与会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评估,并重点针对研究方法、指数命名、指标选取、权重判断、数据采集、发布形式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认为,该课题契合了新阶段发展需求,具有清华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意义重大;接下来要注重提高研究的引领性、导向性和前瞻性,立足学科背景,发挥多源大数据优势,强化客观指标体系的建构逻辑和咨政导向,扩展和细化分项指标,加强地方落地,开展长期追踪调研。

活动最后,卢庆强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是一次宝贵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下一步,研究院将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消化、吸收,尽快完善相关报告内容;作为开放研究平台,也期待与更多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SHARE:

订阅Subscribe Newsletter

欢迎邮件订阅
随时了解本院最新信息!

媒体联系


电话:010-83021833-816/817
邮箱:media_icsu@126.com